第一种:主观主义的态度。在这种态度下,就是对周围环境不做系统地周密的研究,单凭主观热情地工作,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。在这种态度下,就是割断历史,只懂得希腊,不懂得中国,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。在这种态度下,就是抽象地无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。不是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、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、恩格斯、列宁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,找观点,找方法,而是为了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。不是有的放矢,而是无的放矢。马克思、恩格斯、列宁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: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,从其中引出规律,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。为此目的,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,加以科学地分析和综合的研究。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,不去这样做。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,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的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,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“理论”研究上。许多人是做实际上工作的,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,往往单凭热情,把感想当政策。这两种人都凭主观,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。或作讲演,则甲乙丙丁,一二三四的一大串;或作文章,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。无实事求是之意,有哗众取宠之心。华而不实,脆而不坚。自以为是,老子天下第一,“钦差大臣”满天飞。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。这种作风,拿了律己,则害了自己;拿了救人,则害了别人;拿了指导革命,则害了革命。总之,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,是共产党的大敌,是工人阶级的大敌,是人民的大敌,是民族的大敌,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。大敌当前,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。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,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,党性才会巩固,革命才会胜利。我们应当说,没有科学的态度,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,就叫做没有党性,或叫做党性不完全。
有一副对子,是替这种人画像的。那对子说:“墙上芦苇,头重脚轻根底浅;山间竹笋,嘴尖皮厚腹中空。”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,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、恩格斯、列宁、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,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,你们看,像不像?如果有人真正想诊治自己毛病的话,我劝他把这副对子记下来;或者再勇敢一点,把它贴在自己房子里的墙壁上。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,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,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。我们还是老实一点吧!
·读书笔记·
1941年,毛泽东同志以一篇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拉开了延安整风运动的序幕。这一光辉著作犹如星星之火,掀起了改造学习,转变作风的热潮。文章尖锐地批评了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、教条主义等不良学风,阐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思想,号召全党在学习问题上进行一次根本的改造,树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的实事求是的学习风气。
“墙上芦苇,头重脚轻根底浅;山间竹笋,嘴尖皮厚腹中空”,形象描绘了没有科学态度、只知道背诵马列著作词句、徒有虚名无实学、不老实的人,并以此批评那些“华而不实,脆而不坚”,“自以为是,老子天下第一”的人。可谓是相当深刻!
往者可鉴,来者可追。我们党时刻也是始终面临着如何加强学习、改造自身的命题。特别是伴随着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,各种新知识、新情况、新事物层出不穷。广大党员的学习任务更重了,学习要求更高了。党员干部只有活到老、学到老,才能使自己一辈子不落伍,避免陷入少知而迷、不知而盲、无知而乱的困境。然而,随着广大党员学习深度不断拓展,在继续学习、加强学习方面仍然存在文中提到的问题。这些主观、教条、陈腐、中庸等学习弊端,不仅浪费了生命时间,败坏了学习风气,更扭曲了党性道德修养,危及党和国家发展大业。
毛泽东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对改造学习方法提出的三点提议,放在今天依然适用。尤其必须看到,每位党员既不能陶醉现有知识水平、让认知僵死凝固,也不能满足现有工作生活、让实践固步自封,束缚自己的思想和手脚,仍然需要强化向科学理论学习、向厚重历史学习、向社会实践学习,改进学习方式方法仍然是现实而必然的选择。
(编辑:玉弛)